“我聽說吃堿性食物能調整身體酸堿度,擁有偏堿性體質后就能少生病,這是不是真的?一直吃素就能擁有偏堿性體質,這可行嗎?” 近日,70 歲的周先生打來電話咨詢。帶著他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兩位專家。
1營養科專家
多年前流傳過這種說法 這是假的
“這種說法是一個外國人在 2002 年提出來的,后來爆出來其目的是賣藥、賣保健品,太假了!”聽到“偏堿性體質的人能少生病”的話題,尤婭利笑著說。
有化學基礎的人都知道,pH值大于7為堿性,小于 7 為酸性!叭绻凑者@個標準,所有人的體質都是偏堿性的!”尤婭利說,正常的人體 pH 值區間為 7.35 至 7.45,高于 7.45 會堿中毒,低于7.35會酸中毒。常見的堿中毒有大口急速呼吸造成的呼吸性堿中毒和疾病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 常見的酸中毒有糖尿病并發癥——酮癥酸中毒等。
2中醫科專家
不提倡全素食 動物類藥材補益作用更好
邢國紅認為,不存在酸堿體質的說法!敖】档娜梭w應該是平衡的,這才是中醫學對健康體質的一種解讀!彼f。
像周先生聽說的“素食保健康”理論,邢國紅也不認同!皬奈麽t的角度來講,飲食要講究營養均衡,長期不吃肉蛋奶當然不行;中醫典籍里也講,‘血肉有情之品’的補益作用更好!彼f“,血肉有情之品”主要指的是動物的血、肉等,比如鹿茸、龜板、阿膠等。
邢國紅認為,普通人應該保持飲食多樣性,“什么都吃,什么都不過量吃”。
3提醒
保持身體酸堿平衡 長期素食易貧血
“不建議大家保持全素食的飲食習慣! 尤婭利說,之所以說很多蔬菜偏堿性、肉食偏酸性,是因為蔬菜里的鈉、鉀等金屬離子含量較高,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產物一般是乳酸性代謝產物。
金屬離子是人體代謝需要的關鍵成分,缺少金屬離子人體就無法正常代謝,這樣就會生病。但是,如果長期不攝入肉蛋奶,則容易出現多種類型的貧血,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尤婭利還表示,食物自身的酸堿性與胃酸、腸道里的堿相比,弱得可以忽略不計,想通過飲食改變身體的酸堿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人體會自我調節,讓身體一直處于酸堿平衡的狀態,大部分酸堿失衡都是由疾病引起的。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要讓身體攝入負擔過重,給身體足夠的休養時間,人就會健康啦!” 尤婭利說。